联系电话:400-680-8138
首页 新闻动态 轴承的损伤原因及措施

轴承的损伤原因及措施

  轴承在运转中无法直接观察,但通过噪音、振动、温度、润滑剂等状况可察知轴承异常。

  轴承损伤的代表例如:

  1、裂纹缺陷

  部分缺口有裂纹。其原因有:主机的冲击负荷过大,主轴与轴承配合过盈量大;也有较大的剥离摩擦引起裂纹;安装时精度不良;使用不当(用铜锤、卡入大异物)和摩擦裂纹。

  对策:应检查使用条件,同时,设定适当过盈及检查材质,改善安装及使用方法,检查润滑剂以防止摩擦裂纹。

  2、滚道表面金属剥离

  运转面剥离。剥离后呈明显凹凸状。原因有轴承滚动体和内、外圈滚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脉动载荷作用,从而产生周期变化的接触应力。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,在滚动体或内、外圈滚道工作面上就产生疲劳剥离。如果轴承的负荷过大,会使这种疲劳加剧。另外,轴承安装不正、轴弯曲、也会产生滚道剥离现象。

  对策:应重新研究使用条件和选择轴承及游隙,并检查轴和轴承箱的加工精度、安装方法、润滑剂及润滑方法。

  3、烧伤

  轴承发热变色,进而烧伤不能旋转。烧伤的原因一般是润滑不足,润滑油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,以及轴承装配过紧等。另外游隙过小和负荷过大(预压大)滚子偏斜。

  对策:选择适当的游隙(或增大游隙),要检查润滑剂的种类,确保注入量,检查使用条件,以防定位误差,改善轴承组装方法。

  4、保持架碎裂

  铆钉松动或断裂,滚动体破碎。其原因有:力矩负荷过大,润滑不足,转速变动频繁、振动大,轴承在倾斜状态下安装,卡入异物。

  对策:要查找使用条件和润滑状态是否适宜,注意轴承的使用,研究保持架的选择是否合适和轴承箱的刚性是否负荷要求。

  5、蠕变

  内径面或外径面打滑,造成镜面或变色,有时卡住。原因有:配合处过盈不足,套筒紧固不够,异常升温,主机负荷过大等。

  对策:要重新研究过盈量是否合适,检查使用条件,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。

  6、生锈腐蚀

  表面局部或全部生锈,滚动体变线条状生锈。其原因有:保管状态不良、包装不当、防锈剂不足,水分酸溶剂等侵入,直接用手拿轴承。

  对策:要防止保管中生锈,定期不定期重新进行涂油包装,强化密封性能,定期检查润滑油,对油质不合格或变质的要及时更换,要正确的使用轴承。

  7.轴承压痕

  损伤状态:咬入了金属小粉末,异物等的时候,在滚道面或转动面上产生的凹痕。由于安装等时受到冲击,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(布氏硬度压痕)。

  原因: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。组装时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载荷过大。

  措施:冲击轴套。改善密封装置。过滤润滑油。改善组装及使用方法。

  8.轴承磨损

  损伤状态:所谓磨损是由于摩擦而造成滚道面或滚动面,滚子端面,轴环面及保持架的凹面等磨损。

  原因:异物侵入,生锈电蚀引起的发展。润滑不良。由于滚动体的不规则运动而造成的打滑。

  措施:改善密封装置。清洗轴承箱。充分过滤润滑油。检查润滑剂及润滑方法。防止非直线性。可利用清洁度分析仪进行轴承表面清洁度的检测分析.

安捷莱清洁度分析仪

安捷莱清洁度分析仪可用于生产过程中轴承表面清洁度的检测分析

  9.轴承假性布氏压痕

  损伤状态:在微振期间,在滚动体和滚道轮的接触部分由于振动和摇动造成磨损有所发展,产生累似布氏压痕的印痕。

  原因:在运输过程中等轴承在停转时的振动和摆动。振幅小的摆动运动。润滑不良。

  措施:运输过程中咬对轴和轴承箱加以固定。运输时对内圈和外圈要分开包装。加上预压减轻振动。使用适当的润滑剂。

  10.轴承烧伤

  损伤状态:滚道轮、滚动体以及保持架在旋转中急剧发热直至变色、软化、熔敷和破损。

  原因:润滑不良。过大载荷(预压过大)。转速过大。游隙过小。水、异物的侵入。轴、轴承箱的精度不良、轴的挠度大。

  措施:研究润滑剂及润滑方法。纠正轴承的选择。研究配合、轴承间隙和预压。改善密封装置。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。改善安装方法。

  11.轴承生锈、腐蚀

  损伤状态:轴承的生锈和腐蚀有滚道轮、滚动体表面的坑状锈、全面生锈及腐蚀。

  原因:水、腐蚀性物质(漆、煤气等)的侵入。润滑剂不合适。由于水蒸气的凝结而附有水滴。高温多湿时停转。运输过程重防锈不良。保管状态不合适。使用不合适。

  措施:改善密封装置。研究润滑方法。停转时的防锈措施。改善保管方法。使用时要加以注意。

  12.轴承变色

  损伤状态:由于温度上升和润滑剂反应等、滚道轮和滚动体及保持架变色。

  原因:润滑不良。与润滑剂的反映造成热态浸油。温度上升大。

  措施:改善润滑方法。

  只要我们避免以上出现的情况,做到定时检修轴承,就能正常的保证轴承的寿命和性能了。